再谈成长型思维

Photo by Daniel Öberg on Unsplash

今天和同事视频通话,他说最近面试感到有些受挫和迷茫,一个是因为他不擅长案例分析类型的问题,另一个是回顾过去这几年,他感到自己经常对需要去说服产品经理等人感到不舒服。

相比之下,他对数据工程师相关的事情游刃有余,细节比大多数人考虑的都周到。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继续追求产品分析相关的工作,还是应该找数据工程师工作。

我说我最近也有类似的思考,在尝试了各式各样的项目、接触了各类型的职位后,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开始逐渐变得清晰。

我一直都是个相信成长型思维 (growth mindset) 的人。我相信我想做什么事就一定能做成什么。从过去到现在,很多事情的确是这样。比如:

来美国读master的时候,上一届的中国学姐来我们班传授求职经验,她说“我们这一届只有两个人找到工作留在了美国,读商科master想留下很难。“我心想“我就不信这个邪”,通过注重学习数据相关知识,最后的确找到工作留了下来。

2016年开始跑步,虽然一开始跑3千米就累趴了,但我想着既然要跑步,那就要定个大目标。于是给自己先是报名了一个越野半马,后来是一个全马,最后也都跑下来了。

2017年决定辞职学习转行data scientist,machine learning和python都是从0开始学,虽然过程极其艰辛,但是最后也成功转行了。

但是有些事又似乎不是这样。比如:

大三的时候室友报名了爵士舞,我目睹0基础的她几个月下来进步飞速,深受鼓舞,决定也去学爵士舞。和室友一起练了半年,我跳起舞依然像一根扭动的杆子,不对,是柱子。后来也就对跳舞失去了兴趣。

最近的例子是,虽然我通过努力转行了“data scientist”,但是我发现我的兴趣和业余时间却很少放在提升技术能力上。我不会因为读了一篇论文、掌握了一个新算法而兴奋不已,相比之下我更关注怎样才能更好的改进产品。

我赞同成长型思维的核心观点——任何一个所谓的天分都不是固定的,你后天努力注重方法的学习、持续的热爱投入、不断的跟志同道合交流学习方法一样能达到非常棒的效果。

但是,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热爱”

通过成长型思维和不断的努力,我们可以做成很多事,但是我们是否真的喜欢这件事呢?

很多人转行程序员因为程序员工资高,很多人去跑马拉松因为大家都去跑马拉松,很多小孩子乐器考级只因为爸妈逼着考级。如果只是想“做到”这件事,那么只管努力就行了。但是“做到”就能让你满意了吗?

如果对一件事的热爱不够,很难能有持续的投入;没有持续的投入,很难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学习一项技能,达成一个目标,或者转行,谁都可以做到,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但是我想你的目标肯定不只是进入这一行,而是在这一行有所建树。想要有所建树,那就得有持续的热爱投入。而热爱,不是有成长型思维就够了的。

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热爱?

我们热爱的事,往往是我们尝试了很多事以后还能够自发坚持的事。

通过运用成长型思维,你可以“做成“很多事,但是有些事做成了就被放到了一边,有些事你依然会持续不断的投入时间精力去钻研。你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出类拔萃,在时间投入上你一定有自己的偏好。

你可能在某个方面较有天赋,比别人更容易把某件事做好,你的努力在这件事上更容易得到正反馈。你从正反馈中获得成就感,于是变得热爱这件事。通过不断的正反馈,你有了动力去持续的热爱投入,最终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这里的前提是大量的尝试

之前看到潇洒姐问教小朋友的音乐老师应该怎么引导有音乐天赋的小孩,老师的建议是一定要多听,听海量的音乐,各种风格、节奏、流派,从古典乐到摇滚乐,在早期,他需要足够多的广泛了解和吸纳,才会真正知道他最喜欢的音乐到底是什么。

写作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很喜欢一种体裁的书,是因为其实只接触过这种体裁,那我们的喜欢就很可疑,因为没有经历过文字品类的考验。很可能我们在某个时期突然就被拉入了一种文字环境,就被吸引了,然后就停在了这个文字环境。最理想的模型是我们在各种体裁的书品类里都沉浸过,最后选了一个心爱的,常驻下来。

关于职业选择也是一个道理。

但是我们时间有限,试错成本高,不可能尝试很多选项啊

以职业来说,多尝试不代表真的要转换那么多次行业,我们可以多留心了解各职业需要的核心能力,比如观察同事、上网收集信息、和业内人士聊天、参加线下交流等等,以此把尝试的范围缩小到自己可能热爱并擅长的领域。

通过不断的尝试,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找到自己的长板和短板,了解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关注短板的目的是让它不要拖后腿,但重点是找到长板,不断练习强化优势技能,让长板不断生长。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出类拔萃,要把80%的资源花在能为你带来高回报的20%的核心技能上

Spread the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