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凯莉;版面:紫雯
你有没有想过,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我最近发现,想要脱颖而出,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四个字“多想一步”。我跟你说说是什么意思。
最近,我给自己招了一位助理,是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小姑娘。我本来计划对外招聘,看了几十份陌生人参差不齐的申请后,最后还是从团队内部的申请者里找了一位知根知底的小伙伴。
小助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帮我节省时间,只要不必须是我亲力亲为,又不归属于任何具体项目的事,我都会交给她。

虽然年纪小,但是她的一些特质让我觉得特别值得分享。
这个特质就是——凡事多想一步。
昨天我录制了一条口播视频,简单粗剪后交给她,任务是请她检查中英文字幕,并给关键字加一些特效。
没过多久,她告诉我完成了。
我打开视频一看,发现她不仅检查了中英文字幕,添加了关键字特效,还给适当的地方添加了画面转场,甚至还从我的朋友圈找到和文字对应的生活照片作为素材插入到视频里。
我一开始想着视频随便处理下就可以发出了,她添加的图片素材让视频的效果提升了许多,完全超出我的预期。
而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做到这样。
前两个月,我让她帮我找一些网络上的爆款选题,然后我们对谈录视频。她不仅快速完成任务,还额外整理了比我预期更多的案例,并附上了文案,划出文案里的核心观点,方便我快速理解内容。
久而久之,你会知道什么事情交给她,你不仅放心,而且会超预期。
这些超出预期的表现让我意识到——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在于学历、智商或背景,并不是说他上了清华,你就非得上哈佛才能拉开差距。
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在于你是否愿意多想一步,多做一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在日积月累中会拉开事业和个人发展的巨大差距。
我们可以把人可以分为三类:
被动型:只会按指令完成工作,需要别人不断检查和督促。
中规中矩型:别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不多不少,但也不会主动思考还能怎样把事情做的更好。
主动型: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如何更好的达到最终目标,凡事多想一步、多做一点。
你可能会说,第三类人他是不是傻,老板又不会立刻多给你发钱,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但是,就是这第三类人,往往会脱颖而出。他们不是在迎合老板,而是在为自己锻炼能力、积攒口碑。

我刚毕业时加入过一家创业公司,公司也就十来个人,其中一位同事是公司里的设计师,跟我年龄差不多。但是因为她也具备“多想一步”的特质,渐渐成了公司里的“大管家”。
首先,她的份内工作总是非常高效高质的完成,你找她设计什么方案,她总是能快速给你2-3个选项,供你选择,给设计方案和修改的效率都非常高。
另外,公司组织聚餐,她也总能快速提供2-3个饭店供大家选择;公司搬家,需要订家具,她也会提前研究几个方案,给出最适合公司预算和需求的几个选项,老板只需要拍板。
很多看似与她本职无关的事情,她都愿意主动承担,她也就成了所有人都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
所以她不仅在这家创业公司备受器重,后来她的事业发展也很顺利,去到更大更好的平台,年纪轻轻就升迁为设计总监。
多想一步,就是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为别人行方便,就是在为自己行方便。
如果做事做完了,别人特后悔把事儿交给你,觉得当初真是看走眼了,那么后面有好事,肯定跟你毫无关系。
如果事情做完了,你没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无功无过,以后再有新的项目,跟你和别人合作,也会没什么区别。
如果你总是超出预期,多想一步,后面有其他机会,别人自然会第一个想到你。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创业和人合作,多想一步的习惯都会让你受益匪浅。
人生的差距,往往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一点点拉开的。
我是凯莉彭,创始人IP商业教练,APEA亚太青年企业家,前硅谷资深数据科学家,很高兴遇见你~ 更多内容,欢迎链接kelly71017,备注“个人网站”,领取《小而美创业万字思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