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我静悄悄的度过了我的30岁生日。我这个人不太有庆生的习惯,十几岁时庆生,最多和几个朋友一起吃个蛋糕、吹个蜡烛;到了二十几岁时,干脆不庆祝了;来了美国后,甚至有几个生日都是在图书馆刷题面试中度过。
生日于我,是妈妈受苦受难的日子,是我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日子——年龄长了一岁,我是否比上一年有成长和突破呢?是否觉得这一岁过的令我满意呢?
上周生日那天,爸爸发来一条消息:“女儿今天30周岁了,你没有辜负而立之年。生日快乐。”还附带了一张他抱着幼时的我的照片,说:“这是30岁时的你爸爸。”
我笑了,我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你的30岁还少了个娃哟,我们等着呢”。
我说:“你们把身体保养好,过几年好陪孙子孙女玩。“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知道,我未来十年的中心不会是带娃。因为我相信,对孩子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让他们看见父母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 20-30,在迷茫中探索
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总结我的20到30岁,它会是“探索”。
这十年,我探索了不少选项,也没少感到迷茫。
在这十年里,我实现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过渡。我学习了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专业,体验了市场营销、咨询、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的工作。
我多次为前方的道路感到迷茫,也走过不少弯路。但也正是这些迷茫和弯路,迫使我不断深入思考,帮助我认识自己。通过探索不同的人生选项,我划掉了一些我不喜欢和不擅长的选项,一步步看见我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这十年,我还做过不少“疯狂”的事。
独自旅行、跳伞潜水这些表面的炫酷都不值一提,整体看来,有四件事对我有深远的影响。
20岁时,我不顾家人反对,决定去当时天天上新闻联播、局势动荡的泰国做志愿者。和当地人朝夕相处的两个月,至今仍是我最难忘的时光,也让我领悟到,要想增进对其他国家和人的了解,消除误会和隔阂,不能通过媒体来看世界,需要我们自己走出去看看。
24岁时,我选择放弃国内的硕士学位,在美国找到工作。这让我明白了,别人口中的“这件事很难做到”,意思是他们觉得自己难以做到,而不代表我不能做到。
27岁时,我不顾律师的警告,选择放弃H1B签证,裸辞深造,转行数据科学家。这让我发现,原来我可以这么有韧性,原来老祖宗的“破釜沉舟”真的有道理。
29岁时,拜疫情所赐,我第一次经历裁员。在失业后,我决定给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按下暂停键,休息几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选择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写了9万多字的文章,还开始做起了视频。这让我拓展了自己的能力边界,还发现了一件自己很有热情的事。
二、30-40,追寻梦想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描画未来十年的蓝图,它会是“追寻”。
虽然爸爸在消息里说“你没有辜负而立之年“,但我认为我还没有”而立“。
“三十而立”的本意是,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现代则多指有所成就。
我,“有所成就”吗?虽然工作和生活看起来不错,但是远没有达到我对“而立”的期许。所以我很憧憬未来能有所突破。
和大多数人一样,20多岁的我,曾经害怕30岁的到来。因为我觉得20多岁有无限的可能,而30岁象征着人生稳定期的到来——
过了30岁,很多人已成家立业,而人一旦成家立业有了孩子,生活就基本在某一条轨道上扎稳了根,再想搞出什么花样,已经有点晚了,大概率不会有大变化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想法变了。
我之所以会有“30岁以后是人生稳定期”的想法,是因为我看到媒体是这样写的。无数媒体报道说互联网公司35岁以上的员工面临失业风险,一个叫《后浪》的演讲一度火遍全网,TED也有一个非常知名的演讲”Why 30 is not the new 20″……
如果我就这样相信了媒体描绘的画面,那我很可能真的就让30+成了稳定期。
但是,我的30+是什么样,不由社会规则定义,不由他人的言语定义,而由我自己定义。我相信我还没有定型,那我就可以不被定型。我觉得时间还不晚,那么时间就不会晚。我相信30+可以很精彩,那么它就可以很精彩。
这样的相信,会让我看见更多这样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会帮助我更坚定的相信我的相信。
三、30+,她们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1. 陶华碧:49岁创办老干妈辣酱
陶华碧,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
20岁时,她嫁给了地质队的一名队员。没过几年,丈夫病逝,留下她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为了生存,她去外地打工和摆地摊。
42岁时,陶华碧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的一条街边,用捡来的半截砖和油毛毡石棉瓦,搭起了能摆下两张小桌的“实惠饭店”,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用来拌凉粉。后来,她发现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
49岁时,陶华碧舍弃了经营多年的餐厅,租借了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起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再后来,老干妈遍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2. 梅耶·马斯克:69岁独占时代广场四块广告牌
梅耶·马斯克,生于1948年。她是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妈妈,是比埃隆·马斯克更酷的人。
20+的时候,梅耶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她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伺候丈夫的日常起居。她的丈夫经常家暴,并威胁她如果胆敢离婚,就会用剃须刀割开她的脸,并且朝孩子们的膝盖开枪,这样梅耶就只能带着三个残废的孩子生活,并且再也无法从事模特工作。
30+的时候,梅耶过得还是很糟。31岁时,梅耶毅然选择离婚,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生活。她需要一边当营养师一边当模特,一边赚钱养家一边照看孩子。
40+的时候梅耶仍在为生存忙碌。她从南非搬到了加拿大,营养师和模特的事业都要重新开始;50+的时候,她来到纽约重新起步,努力让事业走上正轨;直到60+时,她才逐渐安顿下来。
现在,72岁的梅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碌。她是有着成功事业的模特,带着一头银发多次登上时代广场的广告牌,并经常周游世界发表演讲。她说她从未预料到生活会变得这样美好——“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十年都比上一个十年更好”。
3. 安格拉·默克尔:“30岁了,你还没有做出点像样的事。”
安格拉·默克尔,1954年生于德国汉堡。
28岁时,她经历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和第一任丈夫离婚。
30岁时,她还在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每天与实验室相伴。
她的父亲在她30岁时去看望她,说:“三十岁了,你还没有做出点像样的事。”父亲的话虽然伤人,但当时的她的确称不上“成功”。
30岁出头的默克尔毫无政治经验,只是在工作之余思考政治和社会问题,收听政治广播,阅读书籍报刊。她一步步慢慢的从一名充满热情的政治爱好者,向一名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的政治家过渡。
1991年,37岁的默克尔厚积薄发,仅正式从政一年有余,就宣誓就职德国妇女和青年部部长。
2005年,51岁的默克尔出任德国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联邦总理。
后来,她四次连任德国总理,至今在任十五年。在她的任期内,德国社会稳定,经济上升强劲,各项改革措施推进有条不紊,效果良好。在政党轮流上台的西方民主国家,这么长的在任时间实属罕见。
她连续六年蝉联《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女性榜首。2016年被《时代》评选为年度人物。2019年入选“全球十大思想者”。
“三十岁了,还没有做出点像样的事”,那又怎样?
4. 董明珠:66岁的她,比你想象的更敢闯
董明珠,和默克尔同样生于1954年。
21岁时,董明珠正式参加工作,丈夫在儿子2岁时病逝。
36岁时,董明珠选择告别安逸的行政文员工作,南下珠海当起了一名基层空调销售员。凭借着一股韧劲,她的销售业绩飞速增长,快速成长为行业知名的“金牌销售员”。甚至,她曾凭借一人之力贡献了格力电器当年六分之一的销售额。
40岁时,董明珠出任格力经营部部长。她领导的格力电器从1995年至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54岁,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总裁。再后来,她被评为“2016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杰出社会企业家”,福布斯2019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榜第44位。
今年,66岁的董明珠还玩起了快手直播,“手把手”带着线下门店探索新零售模式。
她总共做了五场直播带货。首场直播带货网络卡顿严重,只成交了23万元,被人调侃直播“翻车”。而618的第五场直播,营业额则破了百亿,董明珠成了企业家里的直播带货“女王”。
董明珠曾说,虽然自己已经60多岁,但是心理年龄只有25岁。而我更想说,我们也许根本不需要用一个年轻的心理年龄来标签自己。
不管是25岁,还是60多岁,在任何年龄我们都可以选择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个样子是我们的样子,而不是25岁该有的样子,或者60多岁该有的样子。
30岁,好戏才刚刚开始。当我们认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定型了,改变已经晚了,那才真的晚了。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确保“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四、从今天起,我该怎么做?
1.找到自己热爱的事
之前我做过一系列短视频(视频号「凯莉彭」),讲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意外的是,我收到非常多陌生朋友的私信,他们对自己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天做着“应该做的事”,而不是“热爱的事”,他们对现状不满,却又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改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只是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在哪里;有的人知道,但是不敢冒险追随。大多数人把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拿来工作,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赚钱谋生,这真的很可惜。
如果你问事业成功的极少数人:“为什么你认为你目前的事业很成功?”他们大多会说:“因为我现在从事的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你观察两位做同一职位、才能差不多的人,一个热爱自己做的事,另一个只是把工作当作谋生的途径,那么毫无疑问,热爱自己做的事的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经过前30年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好恶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事情让我们感到烦躁、什么事情让我们不知疲倦。如果还不了解自己,那么不要再在这个10年浑浑噩噩了,首先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
找到热爱的事,不是因为“成功人士”很光鲜,而是因为埋没了自己的才能很可惜。
2. 投入的做自己热爱的事
如果你找到了热爱的事是什么,那么就不要浪费时间在你不热爱的事情上。即使这个你不热爱的事,是众人眼中的香饽饽,光鲜亮丽又高薪。因为你的人生是为自己活的,而不是为了别人审视的目光和言语而活的。
是的,职业转型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因为改变总是有成本和风险的。但是,仔细算一下,如果选择去做热爱的事,那么成本是过去若干年的职业经历可能变得不再相关。如果不去做热爱的事,那么成本将是潜能一辈子未被发掘。
敢于冒险的人往往可以获得更加精彩和幸福的人生。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在做自己热爱的事,那么在这十年里,投入的去做你热爱的事吧。
3. 保持好奇心,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学习
“前浪”之所以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大抵因为“前浪”未跟上时代的变化。人们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确定了,小日子过的挺安逸了,以前大把青春都用来学习了,于是现在不想学习了,对新事物也逐渐失去好奇心了……结果一不小心被时代淘汰。
所以,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事物保持好奇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学习。多了解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不要用过往的人生经验来局限自己。
4. 设置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
尽可能具体的想象自己十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成就,什么样的外表,越具体越好。这个想象的关键词是“看起来遥不可及”,因为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潜力。
先给自己定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高目标,然后看看十年后能做成什么样。如果实现了,你会惊讶于你的潜力。如果不能实现,也不需要灰心丧气,因为”Shoot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
五、最后的话
我始终相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世界,相信什么样的事情,最终自证自己的预。
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从一个30岁女性的视角看到的30+的世界,以及我认为自己怎样行动才能活在这样的世界。
希望我在40岁的时候回头看,我可以骄傲的说:“这个10年相当精彩”,也希望我的想法能给你带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