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GameStop狂热事件要被拍成电影了,有此计划的公司还不止一家:
类似的题材之前也曾被拍成过电影,其中一部在2016年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大空头》。
不同的是,GameStop狂热是广大散户在社交网站上集合抬升GameStop股价,使得多家对冲基金损失惨重;而《大空头》相反,它讲的是几位专业投资者在2007年之前做空美国房贷市场,最后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有趣的是,《大空头》里的主角Michael Burry——第一位发现做空美国房贷市场机会的人——也发现了GameStop股价被严重低估,并在2019年时就买入了GameStop股票。
《大空头》电影海报
电影《大空头》中,三组彼此不认识的人的三条故事线齐头并进,共同点是他们都提前看到了做空美国房贷市场的机会。
Michael Burry,一位生活在加州圣何塞的基金经理,只有一只眼睛,性格古怪,不善社交。他在2005年发现了美国房贷市场的潜在风险,于是跑遍华尔街各大投行让别人给他做出做空美国房贷的产品——没错,在他之前还没人做空过美国房贷。
其中一个投行的经理觉得这人吃错药了,居然想要做空美国房市,美国房市稳如磐石,这人简直是给投行上门送钱。于是这位经理在酒吧和别人闲聊时炫耀最近这个让他赚了一大笔的单子,顺便嘲笑这个来自加州的傻帽基金经理。
同在酒吧的德银代理人Jared Vennett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嗅到了里面的机会,他找到基金管理人Mark Baum的团队,一起做空美国房贷市场。还有两位年轻人间接了解到Jared做空美国房贷市场的消息,也跳上了这条船。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了席卷全球的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无数人因此失业,甚至无家可归,而电影里的几位主角的投资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回报。
为什么总有些人能提前发现机会?
WallStreetBets上的DeekFuckingValue,2019年买入GameStop,以5.3万美金的投入获得了三千多万美金的回报。《大空头》里的主角们,在2005年就买入做空美国房贷市场的信用违约掉期,每个人都获得了超额回报。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会发现这种机会?
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不懂,不看,不敢。
不懂,就看不到潜在的危险和机会。
不懂,就会像电影里迈阿密的房地产贷款人一样,只知道不看信用分数直接批贷款,钱特别好赚。不懂,就会像脱衣舞女郎一样,没有稳定的工作,却在贷款人的忽悠下申请浮动利率贷款买了五个别墅和一个公寓。
相反,懂的人知道如何获取信息,寻找线索,连点成线。
比如,《大空头》里,Michael Burry由当下的经济形势联想到历史上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状况,意识到当前房贷市场可能有问题,于是收集来全美排名前20的房屋贷款债券,挨个看每一个债券里几千个房贷贷款人的信用记录,发现极低的信用分数也能申请到房贷;认识到居民收入没有变化而房产价格不断飙升,意味着房产已不再是资产而是负债;研究银行出售的债务抵押债券,发现银行声称的AAA级房贷债券包含的房贷大多是次级贷款……而当这些多米诺骨牌倒下的时候,就是美国经济崩溃的时候。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投资第一大铁律是“不懂的不要投”,懂的人不一定百发百中,但是不懂就贸然进入,最后一定会成为韭菜。
不看,意思是认为自己对某方面很懂,观念已根深蒂固,于是对事情的变化熟视无睹。
殊不知,“让你摔跤的往往不是你不了解的,而是你自以为太了解的“。华尔街的银行家们能不懂经济金融吗?但是他们看都不看房贷债券里都包括了什么垃圾贷款,闭着眼睛说“房地产市场稳如磐石,不会出问题“。事实证明,他们忽视了其中巨大的隐患。
不敢,也就不容易获得超额回报。(也不容易输的太惨。)
Michael Burry在发现做空美国房贷的机会后,把自己管理的基金的绝大多数流动资金都拿去买了信用违约掉期,总计13亿美金。而当时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毫无崩盘迹象,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他的导师觉得他大错特错,他的不少客户也选择撤资。
由于次贷危机并没有如预期的时间到来,他的基金回报率一度-38%。压力实在太大,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音乐音量开到最大,嚎叫,猛敲架子鼓。然而他选择坚持到底,甚至卖出了他手下基金里的其他产品,用于支付做空房贷的信用违约掉期的保险费。
还好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泡沫最后也确实破裂了,在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的这次危机中,他的基金获得了489% 的收益,净利润26.9亿美金。
不懂,我们是可以学习的。
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凡事比别人想的更深一点。多问问题,多动手调研,少当“伸手党”,少听风就是雨。只要不是太懒,这一点是可以改进的。虽然大多数人不至于因为“懂”而成为巨富,但是不懂则即使侥幸获得了财富也会凭实力亏回去。
不看,我们是可以改变的。
永远不要把立场踩的太实,保持开放心态,倾听不一样的观点,尝试理解别人——他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逻辑是否有道理?我的想法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切忌急于嘲笑异见,切忌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
不敢,更多是个人风险偏好程度决定的,我认为不必强求。
2020年6月之前重仓NIO的人已财富自由,早年重仓比特币的人也获得了巨额回报。但是,在做投资决策时,想想你能承担得起最坏的结果吗?当全世界都说你判断错了的时候,你还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吗?
当然,人们也不必要“敢于”下重注。第一,投资不是赌博;第二,即使你既懂知识又有胆识,也未必百发百中。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在看了《大空头》以后跟投了Michael Burry投的一只股票(网上可以查到他的投资组合),后来这家公司破产了。
在投资中,我们需要作时间的朋友,而不是时间的敌人。这个世界上除了一夜暴富,还有很多慢慢变富的方式。慢慢变富的故事缺少惊心动魄的情节,不大可能被拍成电影,但是却是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投资方式。和时间做朋友,体验复利效应的威力,只需要你有多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