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公众号上发出了这篇文章:《你辞职,是因为你老公在大厂吧?》。
在这篇文章里,我说,我在直播间里看到一个提问,问我“如果对象不在大厂,我是否会辞职”。
这让我感到被“羞辱”,因为我辞不辞职,和对象在哪儿工作无关。而且,我反对依靠别人。
这篇文章发在公众号上以后,传播很快,然后后台就收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后来我又发到了小红书上,没想到,这篇帖子的阅读量,一夜之间过万,大多数的留言,都是不一样的声音。
01 有冲突的观点更容易传播
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来看,这篇不到一千字的帖子,获得超过其他内容的曝光量,有两点原因:
第一,标题让人好奇。
《你辞职,是因为你老公在大厂吧?》,这样的标题,会让什么样的人想点开看呢——
想辞职的人,有对象的女性,一部分“老公”们,还有“大厂”人……
第二,内容引发争议。
标题可以让人打开文章,但是不至于被人转发。
一篇文章的阅读量高,和内容也有分不开的关系。这篇文章获得更多曝光,和观点制造冲突对立、引发转发讨论一定有关系。
02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说服,只有筛选
文章发出以后,在小红书这个90%用户都是女性的平台上,我收到的大多数是反对的声音。
这些反对的声音,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我本来就不是“大多数”女性。
有意思的是,很多陌生网友试图在评论区说服我,好让我认识到我的观念是错的。
我说,感谢大家帮这篇帖子涨热度,但是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我的想法也不会被谁改变。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放大器,可以放大我们的声音,让更多人听到。
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筛选器,把同频的人筛选到一起,不同频的人自然不会同行。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怎么可能被网友随手写的几行字动摇呢?
换作是我,是不会花时间去试图说服的。要么不看,要么取关。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说服,只有筛选。
03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并不是讽刺人的冷漠,而是归根结底的——人不可能真的互相理解。
以《你辞职,是因为你老公在大厂吧?》为例,表面上看,这篇文章,好像是我“吹嘘”自己独立,对别人认为我“靠老公”感到反感。
网友不会理解,我为什么对“Kelly,如果你对象不在大厂,你是否会辞职”这个问题反应如此强烈。
因为网友不知道,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我思考了一下,为什么一个看似很普通的问题,会让我如此反感。然后,我找到了原因。
我成长在一个爸爸更强势的家庭环境,爸爸在财务和工作上,都有更多主导权,而妈妈在一些方面,独立性弱一些,这是事实。
而这个事实,也是家里很多的不愉快产生的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要么延续上一代的道路,效仿家人的行事方式,觉得依靠另一半、依靠亲戚天经地义。要么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强烈排斥依靠别人。
我就是后者。
所以,在上大学时,即使家人说可以帮忙介绍工作,我也坚持要自己找实习、找工作。
在我出国读书时,即使爸爸说可以安排朋友送我,我也坚持独自带着近60公斤的两个行李箱,从湖北襄阳,辗转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来到美国。
经济上更是如此,我从没想过可以依靠谁。
这就是我的底色,是我这么多年努力活成的样子。
所以当别人问我“Kelly,如果你对象不在大厂,你是否会辞职?”的时候,我觉得这简直是羞辱。
我们不了解别人的成长环境、经历过的事情,所以,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和行为,这很正常。
想到了这一层,我就对他人有了更多包容。
虽然我们都是“人”,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但是每个人又很不一样。
我们并不能很好的看清自己,而是需要在和他人、和世界不断的碰撞中,逐渐看清自己。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同的观点时,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记得提醒自己,“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对别人多一些包容。
同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某件事会让你愤怒?悲伤?痛苦?不自在?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那些让你有强烈反应的事情,就是在你和世界的碰撞中不小心打开的,认识自己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