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7创始人Andy Zhao:我要把房子“拆”了,让每个人都买得起|对话实录

图片
本期直播嘉宾:Andy Zhao,本文排版编辑:惜真静雅,Lynn,Kelly

前两周,很荣幸能够邀请到 Ark7 创始人 Andy Zhao 来做直播间分享嘉宾。

Ark7 公司于2018年成立于硅谷,是一站式房产证券化投资平台,让用户实现可控、安心的多样化房产线上投资。

在这次直播中,Andy跟我们解答了Ark7业务方面的问题,分享了他的创业经验和思考,还有他个人的成长经历。

这是一次非常走心的分享,也是一次让我感动到有点想哭的分享,无论是阅读文字,还是看视频听音频,你一定会有收获。Enjoy~

p.s.: 你可以在B站“凯莉彭”up主的内容里找到本期直播完整视频,或者在小宇宙上搜索“The Brave Ones”找到本期直播的podcast。

目录

  1. Andy自我介绍
  2. Ark7是做什么的?
  3. 怎么想到要做这个创业项目,并且觉得自己能做?
  4. Ark7的合规性是怎么做的?
  5. 联合创始人是怎么找到的?
  6. Ark7是如何做定价的?
  7. Ark7的交易流动性是怎样的?
  8. 第一批客户是如何找到的?
  9. Andy之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10年,这对后来自己创业有什么帮助?
  10. Andy“从来没有在同一家公司里被提拔过”的故事?
  11. 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12. 对你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三个人是谁?
  13. 你的人生和创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14. 什么样的性格适合创业?
  15. 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16. 推荐三本好书?

对话实录

Kelly:我和Andy是在一次UpHonest基金的线下活动上认识的,那次活动请了几位创始人嘉宾做创业经验的分享,我对Andy分享的几个故事记忆犹新。

我觉得Andy跟我之前采访的十几位创业者都不一样,Andy给人感觉是比较平和、“佛系“的。从他的风格你可以看得出来,也许并没有一个公式,规定什么样的性格该去创业。

Andy在硅谷大厂工作过很多年,做过很多事情。但是他说,他从来没有在同一家公司被提拔过,我觉得很扎心。很多朋友对这背后的故事感到好奇,期待今天跟Andy聊一聊创业,以及他的个人经历。那接下来先交给Andy来介绍一下自己。

Andy:大家好,我是Andy,今天非常有幸跟Kelly见面,分享我的创业故事,聊聊人生,聊聊各种各样的话题。

我是Ark7的创始人和CEO,我在2010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之后来到美国,待了十多年的时间,曾就职于4家大厂公司,分别是Google、Twitter、 LinkedIn和Uber。

后来两到三年前,我开始有了自己出来创业做Ark7的想法,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去思考公司的商业逻辑,觉得这个事情能做,自己就全职出来做了。

目前Ark7正式上线有一年多了,积累了大概五千多的注册用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天非常有幸能够跟Kelly一起跟大家随便聊聊创业的故事。

Kelly:Andy简单介绍一下Ark7是做什么的?

Andy:简单一句话来概括,Ark7能够让人们像买股票一样去投资房地产。那具体怎么做呢?

我们是用自己的钱先把房子买下来,每一套房子由独立的LLC持有,我们再对每一套房子进行拆分,一套房子的单价非常高,比如是100万左右,有些人买不起,我们将它拆分成1000甚至更多股,一股就只有不到1000块钱,那大家都可以参与到地产的投资里面来了。

我们想做的是打破常规,解决人们投资房地产的一些难点,刚才说了第一个难点是单价高,第二个难点是区域性,人们没有办法去很远的地方看房子和管房子,当参与到买房子和管房子的过程当中时,也需要当地的知识和当地的人脉。

第三个难点是需要有很多专业知识,比如怎么去寻找租客,怎么去跟租客打交道,怎么去处理可能遇见的租客纠纷,类似的问题挑战性都比较大。

Ark7把房子买下来进行拆分,平台化之后,我们把房子统一管理起来,这样每个月我们会把租金按照人们的投资后拥有的房产比例再分发给大家。

当我们把房产证券化,把房屋拆散了之后,当退出的时候,人们可以去买卖拆分出来的一部分,就不用再买卖房子了,因为房屋的交易周期都很长,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买卖拆分出来的一部分的话,就跟股票一样,是可以自由地买卖。

总结下来,我们Ark7拆了房子,是能够让人们轻松地参与到地产的投资上面。

这有点像是私人房产投资信托,我们和REIT解决着同样一个问题,就是能让人们参与到地产的投资,变得更加简单直接。

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REIT背后是一个基金,它是一个价值。如果参与到REIT里边,投资对象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个主体,这个主体也就是管理投资风险价值的基金经理,他是不是可信,REIT有很多变种。

比如他是一个像BlackStone一样的基金经理,信赖程度就建立在他们多年的管理经验和规模,也有很多像Syndicate这样的,几个人合伙买一个规模比较小的房产项目这种也是基于你对他信赖的角度来看的。

所以在我看来,REIT的判断标准是基于人的。我会觉得人们投地产,其实更多的是要判断房子所处于的地方、房子的状态,还有房子的现金流怎么样,这三者其实就决定了房子值不值得投。

Ark7是先通过专业的判断,做一次过滤,把值得投资的房子先给筛选出来,我们的用户会在筛选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偏好,直接参与到他自己建立起的一个投资组合。

所以在Ark7,人们判断的基础不再是基于人了,而是基于房子本身。

只要大家相信Ark7平台,它就是值得信赖的,我们会披露房子的位置、照片、房子出租的情况、房子管理情况、现金流等财务情况,这些数据是可信的,人们就可以参与,就可以自主地做投资决策。

因此,核心的标准是,判断基于的是人,还是这个房子本身,这就是区别。

我在两年前开始想创业,我有考虑过,到底市场上有没有一个已经存在的类似的产品,REIT是第一个跳出来的。

Ark7跟REIT有没有什么方面不同?

我能够看到的事情是,Ark7在做了一个分拆之后,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权,也意味着我们对于每套房子的信息要公开得更加彻底,所以人们会不仅知道组合会是什么样子的,更进一步,也会看到每一个独立的房子,它的运转情况是什么样子。

这给我们带来了让大家一起交流的责任,我们也需要让网站呈现出更多的细节,我同样也要对每栋房子的股东,做汇报或者信息的披露,法律条文的披露,再加上年底要出美国这边的税表。

虽然说有了很多事情,但其实技术能解决这些,一个网站通过技术方法,能够把相应的信息给体系化,能够把房子的每一个细节给同步出去,让这件事情变成了可能。

在这种可能的基础上,更好的一点是人们了解的更多了,那我可操作的空间也会更少,那人们也就会知道这个平台也就更可信了。

我们对地产的专业知识是这种信任机制的基础之一,整体架构的建立是信任机制的基础之二。

Kelly:Andy之前是在美国硅谷一些头部大厂做程序员,跟房地产行业完全无关,你是怎么想到在房地产行业创业,并且觉得自己能做呢?

Andy: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不太会给自己设限。如果有一个共同点的话,那应该是一个事实、因果,它不是你这个人能干什么或不能干什么,它应该是我做这个事情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技能,或者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或者我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一个团队。

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核心根本是,能不能做出来需要看我自己的背景是什么。

其实无论我在大厂做程序员也好,还是出来创业也好,都有一个共通的地方,而这个共通的地方就是,我用IT的方式去给某一个行业赋能,去给某一个行业提升效率。

电脑在做着一个重复的可操作的事情,它不需要那么多思考,就直接告诉A和B满足,就推出C,我把这个人怎么样去连接起来,就像Uber,有乘客A想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有两个地点已经给出,这就是一件可重复操作的事,IT就颠覆了出租车行业。

人们有投资的需求,当然不仅是对房产投资的需求,希望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从容掌握自己的人生,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希望积累财富,希望可以喝着茶水就能赚钱,人们是有这样的需求的。

这个需求是以投资为目的的,Ark7能够通过地产的更有效的管理实现,能够通过降低地产的投资门槛来实现。

人们要选房、买房、拆房,之后还要交易达到退出,这也是一个重复操作的模式,IT能够不断地重复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可做的。

虽然我过去的工作跟地产不直接相关,但是这样的需求是存在的,这样的逻辑是存在的,那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出来做的。

另外,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我在大厂做了十多年,在每家公司我都做过一些内部创业的事情。

比如我在第二家公司Twitter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小的插件,这个插件能够让人们在加入公司的时候,把谷歌邮箱的系统跟Twitter的会计的人力资源的系统连接起来,我只要登录上去,很快就可以知道我合作的这个人是谁,我要去的会议室在哪里。

当时Twitter 新员工加入的时候,这个小插件就成为了一个必装的东西, 总共大概50%的员工都在用这个插件。这是我第一次做的产品。

而在LinkedIn和Uber,我分别做了后端工程师、数据工程师,你在不断地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需要去学习这个知识的。

我在LinkedIn的时候,有一次发布手机app的新版本,发布后广告点击率就狂掉,都开始影响公司的收益了,肯定不行,二三十个人就聚集起来,找原因是什么。

手机app的新版本与以往版本有着特别大的不同,包括广告的排布位置、投放多少次,这些都可能是潜在的变化来源,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都不知道,但是从数据上能看得出来,每天广告点击率有下降,后来我就被拉进项目组去了。我需要去找各种东西合并在一起,但是我们当时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面临的各种问题都很麻烦,我就不说具体细节了。

这个需求是个重复操作模式的需求,我觉得是可以做出一个工具的,这个工具能够让我把逻辑代码化,把它编译成一个数据处理的东西,之后很快在浏览器里还能够显示出来这个结果是怎么样的,快速地去验证我这个逻辑。

这个是当时的一个需求,是我能够想的一种解决方式,在有了这个方案之后,还得写前端,也需要和UI对接,构思UI的这个图该如何做,我又得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经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我四五天基本没怎么睡觉,把这个想法组合出了一个网站,使代码能够可视化,有几轮迭代之后,终于找到了原因。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需求,它不仅仅是这个手机app有这个需求,别的项目团队也有这个需求,我把它编译成程序,可视化了,也把它产品化了,也有了一些内部的用户。

这不仅解决我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也解决了其他的一些问题,这是我第二次觉得,我在内部创业项目中也可以做出一些结果出来。

同样的事情在Uber也发生过一次。

我做了另外一个产品,其实我的逻辑是把数据挖掘的架构放在浏览器里去跑,在浏览器里边把这种微服务的东西合并在一起,这又帮助了另外的一批程序员在Uber里边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沉淀得更多。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一步一步地去做一个更大的产品,在后来有了Ark7想法的时候,我自己也有了自信,我自己出来,我也能做这个事儿,所以我就出来做Ark7了。

Kelly:Andy是怎么发现房地产投资行业的创业机会的?

Andy:我自己有参与到房地产投资上面,这是我自己的需求,随着年龄大一些了,工作稳定一些,我对于风险的控制意识会更强,随着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责任感也多起来的。

我同样还有一个压力,让自己的资产抵抗通货膨胀,而好像地产投资这件事,不会浪费我特别多的时间,还能够抗通胀,那省下来稍微时间,我可以好好工作,好好陪陪家人。我自己就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就逐渐地参与到这里面了,但参与的过程是蛮痛苦的,因为实际操作下来,自己买房子、管房子,还要跟租客打交道,这是一个相当花时间和精力的事。

所以我一直有体会到这个痛点,但没有想过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创业公司的新闻,一家公司做了一个手机App,它可以把收藏品给拆分成股份,在App里边你可以看到一个昂贵的收藏品的每股单价是20-30块钱,还可以买卖。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自己也愿意尝试一下,门槛也不高,就买几股试试,卖得还挺顺利。我想,除了收藏品,我是不是也可以把它用在房子上,因为房子不仅有投资的价值,还能够有租金的收益。

这让我有了一些想法,这就是最开始 Ark7 的创业起源。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去创业的,我比较佛系,比较随缘,所以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也不会一下子头脑发热,赶快冲出去做。

我一方面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一方面去仔细地探究它到底可不可行,我大概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做市场调研,去找合作伙伴,自己花时间去做原型,去找潜在的投资人。

除了要自学地产知识,还涉及到金融,也要去理解法律、税务相关的知识。比如为了了解怎么去报税,这些是会计的基本知识,那么我就需要去学习,去想怎么做这件事。

这一年时间内,我是处于知识的储备期。这一年我也属于一半在大厂工作,一半是在考虑创业的状态。那觉得可以开始做了,时机也成熟了,就出来做了,这时也会碰到很多有意思的事,也有遇到不同的困难。

Kelly:Ark7的房产投资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市场吗?

Andy:我们目前是从美国开始,因为我自己是在硅谷待了十多年,我对这边人们的生活状态、需求和地产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Ark7的前三套房子是在硅谷买的,后来渐渐有了一两百个用户之后,我就从他们开始问,你们想要去哪里买房?

很多人提到西雅图、美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我们就开始扩张到那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属性,风险类别也不一样,我们都尝试着扩张,给用户多样性的选择。

公司规模方面,我们目前大概管理了近1200多万美元的房产,遍布在美国6个州近15个地区,陆续还会有更多的房源上线。

Kelly:Ark7公司的合规是怎么做的?

Andy:其实这个问题是我创业过程中的第一个挑战。我自己是技术背景出身,这个创业项目又是属于有金融属性的东西,怎么做这个东西才合规呢?

我就去研究美国证监会有什么样的法律要求,我也有去咨询一家纽约的律师事务所,他们专门做证券化的咨询,研究合规要求。前边有提到的那种做收藏品的经验,我也去从中学习和研究。

这个研究过程是花了蛮久的时间的,跟专业的人一起探讨,把前后怎么去做给理通清楚,总共花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

Kelly:我有了解到公司的一位联合创始人似乎在房地产领域非常资深,Andy可以分享一下是怎么认识他的吗?

Andy:是的,他是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毕业后在美国硅谷做了大概17年的地产经纪人。

我怎么认识他的呢?我十年前自己买自住房的时候,找了一个房产表格排名,第一名就是他,我就联系到他,让他帮我买房,他很快就帮我买到了,后来我才知道他还是Wall Street Journal全美前100个房产经纪人,这方面特别牛。

当时我们俩的关系,还是仅建立在私人需求的基础上,直到后来我有了Ark7的想法。

当时我还不是很确定到底从地产上面来说,客户有没有这种需求,我想要找人帮我去验证它是不是可行,因为我也不太懂这方面。

我没有直接找他说,你做我的合伙人吧,而是问他说如果多个人合伙要一起买房子,我们要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持有这个房子,你看可不可行?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因为Ark7本质上就是打算按照这个模式做。

我当时同时聊了若干个房产经纪人,也是当时考虑的潜在的合伙人,但是其他人给我的反馈都是,你不要这样买,你自己买房子,你自己去做贷款,专注于这些方面比较多。

Jim不像其他的房产经纪人,他比较不同,他会耐心地跟你说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唯独他听了我的需求,还帮我分析,我觉得收获很多。

后来有一天,我就跟他直接说了,我其实是想做这样的一个产品,我当时也有了一些原型给他展示,每套房子我用一个独立的公司的名义买下来持有,我的用户会成为公司的股东,我要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那天他听了我的想法之后,一直都在帮我分析,市场有没有这个需求,能不能做成规模等等,我感觉到他的身上还有另外一个品质,他会替人着想。

后来他加入到公司后,他也跟我说,当天他知道我不是来买房子的,但是想,那好吧,你想要验证一下这个想法,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诉你,我就帮你分析一下。

他能很平静地跟人接触,这一点非常打动我,从当时我接触到的那些人当中选一个的话,那我觉得非他莫属。

Kelly:我看到有观众提问,Ark7是如何做定价的?交易流动性是怎么样的?

Andy:Ark7做的事情就是,比如线下有好几个朋友想一起合伙买一个房,比如这个房子总价值100万,我要拆成1000股的话,一股就是1000块,我花了多少钱买的这个房子,加上我要预留多少钱去管理这个房子,加上可能产生的一些其他费用,这些成本算出一个总和。

接下来,再由Ark7来决定拆成多少股,让单价变得更加合理一些,更能让人们接受一些。我们就是干这个事的。

交易流动性方面,我们现在也在开发一个交易平台,在开发进展过程中,也是因为我们会考量开发的先后顺序。我们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去开发了我们的网站,我们的手机app,和可以用IRA投资的功能等等。

流动性是人们关心的一个事,但是要实现这个还需要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现在我们有5000多个注册用户,我们希望在开放这个功能的时候,平台有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用户。

第二个前提是,地产有一个长期持有的属性,我们多数的投资者愿意持有多年,所以这个功能可以在稍微后期一点的时候推出来,是更合理的。

Kelly:Ark7最开始的一批客户是怎么获得的?这些人要把真金白银放到一家初创公司里,信任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坎儿。

Andy:我在开始做Ark7时候,也有这样的认知。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是,我先要把我的产品开发到用户感觉舒服,愿意去用的那个程度,所以我全职创业的不到一年内,大概7个月,我自己开发了这个产品,很多人也给我提供了很多不一样的意见。

有些人觉得你应该尽快把你的产品推出来,这个思路没错,这个思路适用于To C端的产品,或手机端这种低成本开发的产品,需要快速地迭代,要快速地推出。

但是我觉得Ark7不一样,因为人们把真金白银放在这里边,你做的东西要可信才行,所以我就一直专注于把这个东西打磨好,起码我第一个版本就要打磨到自己用着舒服才行。

当时只有自己一个人做,不管从设计到实现这个产品,所以前后端都得自己一个人做,但是我那时候还不会设计,我就开始去学怎么用Figma去设计产品的交互流程,不知道怎么做,就需要看不同的资料学习,这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我又对自己有另一个要求,我一定要让自己成为第一个用户,并且是对产品很满意的用户,这两个很冲突的。

我设计了三版,经历了三次迭代设计网站,前两版都自己设计出来,不满意,每一版都对前面有一些提升,但是我还是不满意。

直到后来有一天,我感觉我可以去发布这个产品给用户了,我就从身边的朋友开始入手,特别是我前同事和我的同学。

我当时找了大概十几个跟我关系最好的朋友友情赞助我一下,每个人也是卖个面子,投个几千的,甚至有人投100。

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回来问我说这个产品是不是好几个人做的。我说只有我一个人做。

他们说你这个产品很完备,不管是银行账户、下单、看房子的信息、背后的文件,那些文件在网站上就可以用PDF的形式看到,注册收到邮件通知,感觉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还有些人是主动的做了两个比较普遍性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给我写产品使用体验反馈,甚至写了4页纸的内容,还跟我去探讨,我是非常非常的感激。

第二个事情是,他们很愿意把这个产品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这个是很难的。那个时候逐步开始从口口相传的形式铺开,慢慢有了两三百个用户。

这两三百个用户当中,我需要跟他们有一个深度的交流,我当时有个选择,可以办那种线上的会议,我对所有人讲,但我觉得还不够,因为这还是一对多的形式,我还是要一对一的形式。

所以最初的时候就是一对一完全听用户怎么说,我觉得这个过程的收获反而更多,这个收获不是我获得了用户,而是用户真的帮到了我。

原本我对Ark7的想法是哪个样子的,可是怎么走到哪儿?其实最初我是不知道的,我只知道我要到达那个彼岸,但是那个彼岸在哪,我怎么走到彼岸,我并不清楚。

跟用户们聊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有的人以前买过不同州的地产,他把自己的体验告诉我,他碰到的税的问题,跟租客的问题。

另外,他也会沿着Ark7的角度出发,比如怎么实现贷款,怎么实现流动性,未来怎么发展,未来某些方面会不会受到限制……这些问题接踵而至。

我觉得我当时做的另外一件比较好的地方是我的心态。我不是售卖我的产品,而是尝试把这件事情说清楚,有帮助到他,他再用,没帮助,他不用也行。

更重要的是,他说什么我要听,听的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特别多,我就不仅知道了我的彼岸要走到哪里了,我还知道我要怎么一步一步走过去。

我记得最清楚的事情是,我跟别人说的过程当中,我知道了我的核心价值就是拉近人跟房子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分为五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房子投资的类型,第二个维度是房子的地域,第三个维度是资产价值,第四个维度是资金来源,第五个维度是管理效率的提升。

这五个维度把Ark7的向前走的路线图里程碑就布局出来了,一下子就清晰了。

我再看我现在有什么样的资源,那就一步一步向前走,这些东西其实都来自于跟最早一批用户之间的交流,很多当时没有成为我的用户,但是我们聊了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他们当时不一定需要我,但是他们给了我很多的认知。

我觉得我自己崇尚一个事儿——“慢就是快”。

你在做事的过程中,把它做到极致了,做到精细了,反而你的整体速度才会更快,Ark7在其他人眼里是慢的,可是在我的眼里是快的,因为我们沉淀下来了好多好多的东西。

图片

| Ark7 产品示意图

Kelly:Andy在大厂工作过将近十年,你觉得大厂的这些经历,对于你后来出来创业有什么样的帮助?

Andy:帮助非常多,我工作了四家公司,有的人可能在一家公司工作蛮多年的,而我是从不同公司切换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对比,这个对比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

我逐渐理解每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公司高层在面对不同事件的反应,这个反应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你还会看到他们的企业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我觉得一个很神奇的事是,硅谷的工程师们切换不同的公司,都是这波人,他怎么会带来不一样的做事风格和不一样的架构,我很专注于这方面的思考。

我体会到一些企业文化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带来了很强的凝聚力的同时,让早期的人以同一个梦想一起把这件事情给做起来。

但随着公司向前走的过程中,它又逐渐形成了公司的限制,如果没有做特别做好调整,它会成为一个限制。

举一个例子,大家也可以想一想,你所在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不是也符合我所描述的这样,我在Twitter的时候,体会到了一种体验,就是简单,这很合乎情理,你一定要让用户的体验最直接、最高效,界面和功能要清新简洁。

这是Twitter早期的风格,我也是被Twitter这一点所吸引,我没来美国之前,我就是一个Twitter粉,来了之后有一个工作机会,就进去了,我被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吸引了,但渐渐我发现工作中有一些限制。

比如不能做群信息发送,比如不做像Facebook会推出的二手市场或者游戏的一些功能等,这和公司的简单的文化有了一定的冲突。

以上都对我后来创业非常有帮助,我想那是不是有没有双面性的企业文化存在着呢?我觉得Google是这样的,Google早期有一个文化叫“Don’t be evil”。

我就会想到底什么东西是具有双面性,什么东西不具有双面性,中间的边界是在哪里呢?

这又引发了另一层面的思考,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到底是不是贴近一个很容易意见一致的很清晰的事实,truth也可以翻译成真理或因果。这个东西是贴近事物运转规律的,还是它想给自己普遍造成独树一帜,这二者中间是不是还有一个边界。

在我创办了Ark7之后,我们就先有了企业的文化或核心价值观,总共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

第一个词是truth,我们要以一个真理或者事实为基础,大家在这个层面上沟通,它就好比人们在大海上航行,先树立了一个海平面,我可以在这个上面走,这个就是我的基调。

第二个词是responsibility,我们有明晰的责任,我要知道你干什么,你要知道我干什么,我们之间如何去配合。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明确的主要负责人。这个就好比我们在团队协作过程当中,你在大海航行,你现在有船,这个船可以让每个人都步调一致地向前走。

第三个词是efficiency,意思是指我们现在有了海面,有了船,有了动力,那我的方向在哪里?无论我们在做任何事情,都是在提升我们的效率,不管是提升你的客户的效率,还是你提升你自己的效率。

这个就是衡量我们要往哪里走的核心标准,在设立Ark7初期的企业文化的时候,我会想蛮多的事,你刚才提到大厂对我的帮助,我觉得这个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Kelly:你说你之前“从来没有在公司里面被提拔过”,这里面的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

Andy:这个是题外话了。可能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们会为我鸣不平,但就我而言,我其实是收获了很多。

我收获了我的用户,我收获了对问题的理解,我收获了我想法的验证过程,我收获了我能从后写到前的技术的积累。

我要基于的是一个事实,不是基于人。我的理解是一个公司,它就像是一个机器学习模型里边的那种一个个小的节点,或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有大有小,但是每个细胞没有一个全局的观念,只是这个细胞看到了什么,我要生长,我要吸收我自己的营养,我要向着某个地方,吸收蛋白质。

所以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他有自己的位置,他受他自己生活的影响,他需要升职,他需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那怎么样能够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是他要做的,这个完全没毛病,但基于这个事情,让人们有了一些冲突。

让一个人为公司好的方法,我要用什么样的量化方法去衡量什么东西是有效的,这是制度的事,不在于人,我很早之前就把这个事想明白了,我觉得我们要建立一个机制,这个机制能够让符合公司利益的尽可能留下。

这个机制怎么样去树立,不同公司也有做得很好的。我有很多朋友在Facebook,Facebook的 metrics (衡量指标)的文化,不管是上到公司,还是下到每个组,都要去看要关注的指标是什么,衡量指标就是一个量化的过程。

这就是一种努力尝试让有效的东西留下来的方式,这个是符合刚才我说的那个方式。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他值得讨论的地方,但是我觉得这个指标文化能够提升有效性。

我会觉得那重要的事情不是别人对你怎么样,也不是公司对你怎么样,重要的是怎么体会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去体会每个人所处在的不同的角度。

有一个更好的同理心去理解每个人,因为每个人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对的,这个对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他自己是对的,理解到那个相对的点很重要,更有利于去理解世界的绝对的真理。

我觉得得接受的这个东西叫做因果,因果是不虚的,就像技术叫因果,它就相当于一个原子的东西,就是那种计算机数据库里边原子的东西,所谓原子是什么呢?

有因必有果,这个东西你拆不掉,你打不散,它就是相当于物质的最小的单位,你知道了,这个单位你拆不散,就不要去硬拆,但是你知道你自己有想要的东西,人们都有他自己的欲望,你想要看到什么甚至都有。

那怎么办呢?你理解清楚了什么是因果的时候,就往那边投我想要的那个因,去看看这个因能不能造成你要的那个果,这个过程是完全轻松的一个状态。

这也是我在创业中,觉得挺好玩的一个事,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没有想象当中的很大压力、很枯燥、焦虑,因为我一直在体会因果,碰到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想想,我如果想要这样的话,那我是不是投什么样的因,我应该能成就这样的果。

投了之后,如果发现没有,那再想想,为什么没有?我觉得探索学习这个的过程一直都是非常好玩。

Kelly:我们经常听说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大家选择创业就已经做好思想准备,创业就是来吃苦的,可能会睡不着觉,会压力大到失眠,你会有这样的体验吗?

Andy:我睡觉不多,但是我起床并不是有压力起来的,而是觉得这件事情我可以这么尝试一下,所以整个人其实是处于一个挺放松开心的状态,我感觉创业是每天都在玩着一个游戏,从最开始创业到现在一直都是这个状态。

其实这是人生的一种认知的转变。我好像在某一个时刻之后,就觉得开始放松下来了,不管是去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还是对待身边的人或事,那就放松地去对待就好了,这个状态改变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对于创业来说。

我对每个人更有耐心了,我会愿意听他们是怎么想的,听的过程当中理解他的动机,而不是理解词的表面含义。

理解动机之后,再跟他慢慢沟通这件事情,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怎么去往那做,还是以慢打快的过程,开始会很慢,但是逐渐会产生比较有推动力的效果,好比是你在优化着你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比优化你的速度,虽然开始慢一些,但未来会走得更快。

Kelly:Andy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Andy:我觉得困难一直都在,但是困难和心态是两个维度的事。

所谓的困难,就是这个时刻到底该干什么,我应该去做一些什么东西,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困难,最开始你这个想法没有办法说服其他人,你只能自己做,我缺少了设计的知识,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情,我找不到人,我就要自己学。

一步一步,你的用户还会成为你团队当中的一部分,先是兼职加入,最后全职加入,我现在的团队大多都是这么来的。

这个过程就是积小成大,一步一步往前走,即使现在肯定比过去要好很多,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了。

目前你还是面临着一些不一样的问题,就是怎么把架构搭得更好,让人们跟着你的商业逻辑往前走,它先是一个顶层,要拆分,拆分的架构要能够让事情规模化的,同时还不能失掉对效率的追求。

换言之,你怎么跟你的用户在一起的,是不会具有共同利益的,这跟你能不能让一个对公司有意义的人留在公司,是机制决定的。

是什么机制呢?是公司的文化、架构、模型。

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你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比如经常有人问我公司从哪里赚钱,他会在意你的赚钱模式会不会跟用户的利益是一致的。

我们能赚钱的方式很多,但有些我不赚。比如物业管理费是我们想要赚的,很多人不同意,他觉得赚这个钱,干的活也多,你要想赚这个钱,你就直接当一个物业经理,但我说不是,为什么?

物业管理费等于租金乘以一个百分比,而租金正比于用户的投资回报,那么我的这个商业模式正比于用户的投资回报,当你的员工去不停地优化着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是在优化着用户的需求。

虽然有很多赚钱方法,但是我们会考虑商业模式要跟用户的利益是一致的。这个也是我在逐渐一步一步自己做的时候会想到的,它也会指导着我怎么向前走。

我的目标不会定义成,我一定要把这个公司做到怎么样,我的目标会定义成,我到底有没有更加接近理解事物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也就是说,即使退一万步讲,我这个东西没有做成,那我一定要去理解没有做成的原因,这也是一种收获,而且这可能是更有效的。

Kelly:这样的心态太好了,Andy一直都是这样的性格吗?还是曾经的什么事情影响了你?

Andy:我也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没有得出一个特别明确的答案,我小的时候也会愿意自己静下心来去研究竞赛,那个时候可能别人更愿意去玩。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父母带着我到书店买了一本物理竞赛书,然后我就拿着一直啃,感觉这个东西还是蛮有意思的。所以有一些迹象表明,我以前也还挺平静的。

但是又不是完全这样,中间也有情绪的波动,也有性格的波折,我会觉得读书是挺有用的,读了一些书的时候,书会帮着我控制我的情绪。

这个情绪,不是性格平静,平静就是消除情绪或控制情绪,但我觉得情绪是消除不掉的,它能让你知道怎么更好跟人和谐相处。当情绪起来了一点的时候,我能意识到它,一旦你意识到它了,它就消除了。

到底是不是原始性格就是这样,我觉得有一定的表象,但是不全面,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你的认知。

认知是你意识到那个情绪所在,意识到当它升起的时候,你另一个念头就能够觉悟,能够意识到它,它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但有的时候你没意识到它,它就会起来,怎么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觉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平和,也要靠时间的。

Kelly:除了读书,有没有什么人,对你的成长影响很大?

Andy:第一个人,是我高中的计算机老师,他叫马国锋。

我高中属于比较叛逆的人,我是一直都在搞竞赛,中考高考都没有参加,高中的时候是那种提前招生进来的,到了当地高中最好的班级里,还不用交学费。

我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到计算机,每天就泡在他的机房里,自己做题,有很多题库,我就自己静静地做。我的高中计算机老师就告诉我很多道理,关于心态的。后来我学计算机大概半年多左右,就开始拿全国奖,然后被保送到了上海交大。我跟他关系特别好,那个时候他几乎天天请我吃饭。

我一直特别感激他,走的时候,他跟我说了一句话,就是 “你要做一个好人”。不管别人对你好不好,你要做一个对别人好的好人。这是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点。那个时候我太淘气了,他就把机房这个地方给我,说你几点来都行,我给你开门。

第二个人,是我大学的余勇老师。他是我通过竞赛拿到奖接受我保送到上海交大的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参加国家赛是我第一次。我刚学半年,有一点小失误,竞赛总共是四道题,有一道最简单的题我把一个变量名 i 打成 j 了,导致没拿到分。就这一个变量名的问题我只能拿到第66名,如果变量名写对的话,我应该是前10名,而保送交大是需要前60名才行。

当时是余勇老师负责招生,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跟他说明了我的情况,我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去上海交大。结果他同意了,后来我提前入学去上海交大,开始搞计算机竞赛,他一直都在培养我。

他跟我说的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点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点跟我刚才说的高中老师说的那点很像。

第二点是人要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你要去向别人学,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技巧,任何事物都是道理。所谓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其实就是压低自己的心态,放低自己的情绪,来让自己学会更多的东西。

第三个人,是南怀瑾先生。

我在大二的时候,特别热衷搞竞赛,想要带一队去拿世界冠军,这是当时自己特别强的愿望,以至于就把自己逼到生病了。

那时候上海特别热,我假期也不回家,天天在学校拼,结果把自己搞到高烧,因为烧得比较严重,被医院误诊成肺结核,导致计算机竞赛就参加不了了,当时觉得,最在意的那个东西,似乎是丢了、没了。

在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读了一些书,开始接触一些国学的东西,当时交大有一个最受欢迎的经管学院的男老师,他讲管理,也包括讲佛法,也讲了很多思维的东西,他推荐了南怀瑾先生。

我就开始读南怀瑾先生的书,南怀瑾先生是一个很博学的大家,我读了《论语》《老子》《金刚经》

我能体会到他讲的东西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是统一的,儒诗道是统一的,科学是统一的。

所谓的统一最开始我肯定不理解,直到真的理解了一个东西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它真的是统一的,我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什么。

他帮助我树立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体系,我也发现有一个规律,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往往头几遍是读不懂的,不管哲学还是科学的书。

好多东西真的都是这样,每本书我会反复读很多遍,特别是那种经典的书,每读一遍的时候会有一个更新的感悟,这个感悟会逐渐地调到跟作者是处于一个视角。

特别是那些经典的书不是随便说的,就像很多人会对人产生误解,你怎么调到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学会了,这个才是真正最后你掌握的东西。

我记得,在当年听到南怀瑾先生去世的时候,我眼泪直接就掉下来了。

对于南怀瑾先生,我一直特别感激,原来一个人的思想能够改变你的人生,而且还是一个你没有在生活中接触过的人。

不管是儒释道,还是灵修的书籍,甚至西方的情绪管理,乐嘉的性格色彩,我都会去看,但我觉得南怀瑾先生是入门的知识。

举个例子,佛教讲很多道理,有些道理不是它要讲的,它不是告诉你不能吃肉,它不是要告诉你,这个世界存在福报,它不是在告诉你,人要做一个向善的好人。

“是”也“不是”,它“是”的地方是,要让你沿着这个方向向前走。

它“不是”的地方是,基于的根本不是它,基于的根本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就是所谓在佛法里边讲“开悟“。

是你不停地参一种东西,或你不停地执行一种东西,或你不停地追求着一种东西,或你绝对意义上相信一种东西,做到一个极致层面上产生的对事物的开悟、放掉自我,这个是真实的佛法里边的东西。

它的本质是让你放掉自我心。不管是我执也好,我念也好,匹配到西方的情绪管理,告诉你的失望等于现实减掉期望,现实是改变不了的,你不让自己失望,那你就调整你的期望。

所以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让你去调整好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让你的认知跟真实的世界是一致的,调整到那个位置,就是你生存的比较舒服的状态。

南怀瑾先生是带我入门的人,他有很多理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包括他说的一句话叫“依法不依人”,依到的是法律,不依据的是某个人。

还有“知行合一”,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知行本一,知是因,行是果,“知行合一”是从知处入手,有知必有行。所以不用想行的事,只想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而基于这个理论,它能起到几个作用,第一个是让自己能够更深层次理解现实,或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除此之外,观察别人的时候,他们就是“知行合一的”,你看着他有什么样的行,会反推到它有什么样的知,这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所以知行合一是因果的,它能起到的作用是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自己、他人。虽然是两个世界,但是它是一个意思。

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接触了挺多,包括基督教、古兰经,我能够发现有些东西是那个核心的点,而不同宗教信仰最核心的那个点是一致的。

非核心的东西则不是,有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解读,他有他存在的其他的一些价值。最根本的事情是你怎么找到那个最核心的那个点,可能就是一句话,这句话表述方式非常多。

举个例子,《道德经》里面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指的就是边界,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是,你要在过程当中理解认知,常无欲以观其妙,意思是你也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没有那么目标性地去看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两句话的核心本质都是让你理解事情的发展的变化,但是它都没有涉及到你要有自己的情绪心态在里边,这是它推出的一个核心的东西。

包括《金刚经》,包括西方的《与神对话》等,都在讲着同样的一个事情,这个事情就是去体悟世界的因果,然后把自己的情绪放掉。

把情绪放掉和把欲望放掉不是同一件事情,欲望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而欲望是每个人都不同的,或每个人不必要相同的。

但道理是一致不变的,要尊重其他人的欲望,要交流的是那个道理,所以欲望和情绪是不一样的东西。

情绪更多的是指负面情绪,它是障碍我们去理解事情的。

举个例子,有人会觉得,我周围的朋友怎么这么对我,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这些东西归类为情绪。

欲望是指我想要什么,有什么样的状态,对我来讲是比较舒服的。

就像我会觉得,我写程序比较舒服的事情是,当我看到这个程序跑得很整齐很干净;当我写文档的时候,我希望他理得特别清晰,这个就是我偏好的欲望,让我感到很舒服,这是我的欲望。

Kelly:感觉Andy是个比较佛系的人,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包括你现在创业做这些事情,你最终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Andy:我没有一个想要达到的终极状态,我很满意现在这个状态。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所以人们最应该珍惜的是当下。

因为当下是一个礼物,我会觉得过去和未来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珍惜眼前的时间,每天去想想自己想干什么,去探究这个世界到底怎么玩儿的,珍惜每一段缘分,确实我感觉到那个状态就已经在那了。

所以我不想跳出去那个状态,其实我真的就是无所求,但是又处处都是求,所以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就随遇而安,让我们观察着这个世界,它已经很珍贵了。

Kelly:你的人生有没有座右铭,像指南针一样,朝一个方向前行?

Andy:有好多好多话,如果硬要挑一句话,就是不给自己设限。

Kelly:你的性格跟很多野心勃勃的创始人是不太一样的,你也说过你之前是没有想过创业的,那你会觉得有什么样的性格是适合创业的吗?有什么样的特质是必须的吗?

Andy:我觉得你性格不太重要,但是最好能有一定的对于事物认知的理解的追求和深度,认知能力还是最重要的。

Peter Thiel 提到过一个概念叫做original thinking”。具有“original thinking”的人,他对真理有一个一丝不苟的追求,就是愿意去想,愿意去探究。

很难翻译“original thinking”,可能它是最纯粹的思考方式,最贴近真理的思考方式,或最原始的,我也觉得不太准确,它好像是最纯粹的那种状态。

不同的机缘都会让人们去创业,我没有一些机缘的话,我这辈子可能不会创业的。未来不可知,我会觉得能够推动你不断的前行的,那应该是对于认知的不断挑战和探索。

Kelly:想要去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做出对的决策,你有什么建议吗?

Andy:我认为想要提升认知能力,就是要梳理掉自己的障碍。

好比你为什么看这个世界看不清楚?是因为雾大,因为空气当中有很多障碍,那什么是障碍呢?

情绪是障碍,所以提升认知,就是消除情绪,消除情绪不是指绝对意义上消除,大多数时间消除就好了,在你真正思考的时候,你自己是没有情绪的,那没有情绪的,再往前推一步是没有欲望。

所谓欲望,就是我一定要纠结着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所以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欲望,再深一层,就是放下你要走到的那个位置,放下再往下就是接受。

因为事情怎么都可能发生,没有事情是100%绝对的,所以它会有各种各式各样的变化,无论什么样的变化,你都能够做到我接受这个消除情绪。

Kelly:Andy很喜欢读书,给大家推荐三本对你影响最大的书?

Andy:第一本就推荐故事性强一点的,叫做《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作者是豆豆,他写的其他的书也值得读,也拍出了电视剧版,叫《天道》

第二本就推荐接近希望多一些的,叫做《新世界:灵性的觉醒》,我也看了很多遍,也蛮有帮助的,它让我能够培养觉知,就是告诉你怎么消除情绪的具体的方法。

我读了这本书后,三天左右的时间能够感受到觉知,只要你有过一次觉知的体验,这个状态就是不可逆的,它会一直都在,达到比较理想的生存状态。跟这本书类似的书是《与神对话》,它们这是一类的。

第三本推荐读经典,你想了解佛教,那就读《金刚经》,别看别人的解读,自己纯粹去读,因为别人的解读不太准,自己不断地读,你从读不懂到知道他在说什么,到知道什么叫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向前推进的过程是只有经典才能给到。

但是这样得花时间,不是一下子能读懂的,你得反复的读,甚至把它背下来,再在脑子里不断地回忆起来,再联想匹配到你身旁的事,直到你能够跟作者真正同频。

至今为止我可能对《金刚经》和《心经》不完全理解,每次读都还会刷新的一些认知,比如《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再去理解的过程中,还会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我会觉得原始的经典在不断地刷新着我的认知。

Kelly:那今天就到这里,谢谢Andy的分享。

Andy:也谢谢Kelly,谢谢大家。 


扫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注册Ark7,试用Andy的产品,一起买“被Andy拆掉的房子”吧。注册成功并在未来投资$2000,可以拿到$50返现哦~

图片
Spread the love